植物保护学院红十字会举办“青春健康与生命关怀”主题宣讲会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曾梦琪/文 陈钦官/图

为帮助学生构建健康人际关系,普及生命关怀理念与无偿献血知识,10月22日晚,植物保护学院红十字会在田家炳307教室举办“青春健康·人与生命关怀”主题宣讲会,宣讲会邀请校红十字会青春健康宣讲员杨卓尔同学作主讲,学院16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

本场宣讲会聚焦三大主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无偿献血知识普及、红十字会职能介绍。人际交往主题宣讲以“没有人际交往会怎样”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独自发呆、吃饭”等日常场景,引导同学们体会孤独带来的情绪落差,从而认识到人际交往在青春成长阶段的重要性。随后,主讲人引入“人际气泡”理论,将个人安全边界比喻为无形气泡,借助“舒适相处”与“局促拥挤”的对比,生动阐释了边界感的概念——当“气泡”被尊重时,人会感到安心;被侵犯时则会产生不适。

为帮助同学们厘清交友偏好,宣讲设置了“特质取舍”互动环节。参与者从包含“上进、真诚”等数十种特质的图阵中,依次筛选出5个在意特质、1个反感特质并阐述理由;随后逐步剔除,最终锁定1项核心特质,并上台贴签展示。通过层层递进的选择过程,同学们逐渐明晰自己最看重的交友标准。针对现实中边界模糊的困惑,主讲人结合“私用物品被借用”“他人过度插手生活”等校园常见情境,提出“OK/打住”判断法,邀请同学们现场举手表达舒适与否,直观呈现群体对边界的共同认知。同时,现场示范“我希望”“我不太方便”等非暴力沟通句式,帮助大家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温和而坚定地守护个人边界。整场宣讲以互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完成自我探索,既学会识别核心交友需求,也掌握维护人际边界的实用方法,为构建健康人际关系提供了有效指引。

在无偿献血科普环节,学院红十字会会长曾梦琪同学系统讲解了献血的重要意义与完整流程。通过健康征询、快速体检到规范采血的全程说明,以及献血安全性、恢复速度等专业解答,进一步普及了健康献血的意义。同时强调,无偿献血既是为患者延续生命,也是自身健康筛查的机会,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积极参与这项爱心事业。现场还进行红十字会会员纳新动员宣讲,就同学们关心的入会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本次宣讲会通过理论讲解、互动实践与政策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及了无偿献血科学知识,拓展了红十字会组织影响力。三项内容相互衔接,共同构建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平台,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与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